
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刘彻令中郎将唐蒙出使南越(今广州),唐蒙饮到蒟酱酒后(今茅台镇一带产,先祖濮人酿造,后发展为现在的大曲酱香酒),将此酒带回长安献于汉武帝,帝悦称"甘美之",并令唐蒙于合江逆流而上寻蒟酱酒到今茅台镇,方后有“唐蒙饮蒟酱酒使夜郎”的传说。清人有诗曰:“尤物移人付酒杯,荔枝滩上瘴烟开;汉家蒟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据清代《旧遵义府志》所载,道光年间,“茅台烧房不下二十家,所费山粮不下二万石。”1843年,清代诗人郑珍咏赞茅台“酒冠黔人国”。1949年前,茅台酒生产凋敝,仅有三家酒坊,即:成义酒坊,荣和酒房,恒兴酒坊”。华姓出资开办的“成义酒坊”、称之“华茅”;王姓出资建立的“荣和酒房”,称之“王茅”;赖姓出资办的“恒兴酒坊”,称“赖茅”。“华茅”就是现在的茅台酒的前身。1952年整合国营发展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1997年成功改制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1999 年,由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发起的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1 年 8 月,贵州茅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总部位于贵州省北部风光旖旎的赤水河畔的茅台镇,地处东经 106°22′,北纬 27°51′ ,海拔 423 米,现占地面积 220 万平方米。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近 20 家企业构成,集团所涉足的产业领域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红酒、证券、银行、保险、物业、科研等。
集团公司是全国集国家一级企业,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企业(金马奖)、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于一身的白酒生产企业。主导产品贵州茅台酒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率先走向世界的代表, 1915 年荣获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与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并称世界三大(蒸馏)名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和典型代表,近一个世纪以来,已先后 14 次荣获各种国际金奖,并蝉联历次国内名酒评比之冠,被公认为中国国酒。